【一條街上的「兩個天空」】

我的新家 - 黎牙實比是一個都市與鄉村共存、新舊共治的地方。

貧富差距是如此懸殊、又如此真實。

這裡的傳統菜市場所在地原先是個大型停車場,最底下一層賣的是乾貨與日用雜貨、二樓是魚肉、三樓是蔬菜水果,井井有條。走完一圈可以買齊所有的食材:活跳跳的鮮魚、熱騰騰的糕點、飽滿的各式蔬果。

走出菜市場,不到一分鐘腳程,隔壁就是一個大型的購物商場Pacific Mall。購物商場裡播著聖誕歌曲,裡面有電影院、連鎖快餐店、超級市場、SPA、書店、服飾等等,跟一般大城市沒有兩樣。

交通方面,你可以選擇自己開車、打電話叫計程車、在大街上招吉普公車或搭三輪車。

這個火山腳下的小城鎮為不同要求的人提供了不同的選擇。豐儉由人。

要當城市人的,可以住在西式洋房、開轎車出入、在購物商場裏的不同餐廳吃飯、在堆滿進口品的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買到所有需要買的東西。想當鄉下人的,一抬頭就可以看到馬榮火山為背景的天際線、可以在傳統市場跟小販一邊聊天一邊買菜、可以搭三輪車去任何地方。


城鄉差別是普遍現象



每個城市都有貧富不均的現在。

香港的天水圍和半山區就是不一樣。但天水圍和半山區要至少一小時的車城才到得了。

貧富差距近在咫尺時,又是另一回事。黎牙實比的購物商場和傳統市場只有不到半分鐘腳程。當類似的服務在同一條街上價錢可以相差2、3倍;同樣的距離,搭計程車的費用是三輪車的5、6倍的時候;感覺卻複雜了起來。

特別是,當你身邊人的生活方式跟你截然不同的時候。

那天我在美髮店買了一罐護髮霜,回到家裡還沾沾自喜,覺得這裡的東西價廉物美。 後來才突然想起,那罐護髮霜的價錢等於木匠師傅Eric一天的薪水。不只護髮霜,許許多多我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 - 吃的、喝的、用的 - Eric 應該買也不想買,因為太貴了。

在香港的時候,因為住得近,我經常搭計程車去中環的置地廣場吃飯。有一次在那裡招待台灣來訪的家人,那頓晚餐就相當於Eric兩個月的薪水。那筆錢已經夠Eric 跟他兒子買很多日用品、吃很多餐飯。

從Eric的角度來看事情,我才發現自己以前有多浪費。很多自己對於物質的要求都是不必要的:我不需要坐計程車,搭三輪車可以一樣到達目的地;我也不需要非得吃超級市場賣的水果,傳統市場的一樣新鮮好吃。

物質享受、或者所謂的品味生活,都不是必需品。

火山底下的小鎮又教了我寶貴的一課。

相關文章: 花錢的習慣木匠歌王選擇變少快樂變多!

#黎牙實比 #購物商場 #傳統市場 #新生活

黎牙實比公眾市場
Metro 超級市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