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腳下的獨白: 文化衝擊的進行式】

photo from freenaturestock.com

去年,我是抱著「為愛走天涯」的精神搬到菲律賓的,儘管出發前對於生活條件的差距已有心理準備,去年11月底搬到黎牙實比以後,我還是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文化衝擊。

就像地震一樣,這些震撼的波幅有大有小,而且包含許多不同的面向。

第一波:生活經驗的差異

第一個月有許多有趣的事情,例如因為門鈴不響在門口大叫「Ding Dong」的訪客,老是打赤膊工作、被我看到把鄰居後院當廁所的油漆師傅,電線桿上到處懸吊的有線電視和寬頻上網電纜線,開得超慢又不喜歡被人超車的三輪車司機等等。

當然,新家比較寬敞,又有家務助理們代勞所有家庭雜務、包括開車接送;我的主要(唯一)任務就是陪老爺吃飯聊天,這當然是件令人高興的事。

第二波: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

之前在香港居住多年,最後10年住在港島西的一座大樓高樓。因為住得高,大樓的清潔管理又做得很好,幾乎沒看過任何4隻腳的昆蟲,連蚊子也沒見過。就算是10號風球,儘管窗外風大雨大,我頂多坐在家裡看災情報導,從來不曾真正體會自然災害。就更別說停電了,在香港那是從來沒發生過的事。

去年聖誕節的時候,我發現在黎牙實比的新家有:喜歡咬我這個新移民的蚊子、每隔幾天就出現的大蜘蛛和壁虎、為了解決市區電力供應不足而自行安裝的太陽能電板初期運作不順造成的不定時停電(雖則已經好過沒有自己裝備用電力的隔壁鄰居)、新年時颱風過境造成幾次淹水、火山活動讓國內線航班取消了半個月等等。這些對本地人習以為常的事,卻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

第三波:難以置信的貧富差距

後來與家裏的家庭助理和裝修師傅們漸漸熟識,才發現身邊有一群跟我過著完全不同生活的人。那群人靠現金度日,每天買固定份量的柴米油鹽、每一天解決當天的生活必須,無暇規劃所謂「未雨綢繆」的未來。另外還有一群單但購買白米的費用就佔家庭總支出20%的人,連買米都得「斤斤計較」。

這完全撼動了我數十年的經驗,我從來沒想過,有這樣一群每日辛勤工作就為了解決當天支出的人,而且他們每天都笑咪咪地,上工的時候總是哼著小曲。

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些震撼教育的幅度既深又廣,有幾次幾乎讓我以為自己撐不下去。

但奇蹟似的,「寫作」成了療癒的窗口。寫作幫助我深究自己對不同事件的反應究竟是基於「習慣」、還是「面子」;是真正的必需品、還是小確幸的奢侈品。


一開始我只想紀錄這個火山腳下小鎮帶給我的震撼教育,沒想到這一連串的事件卻在不知不覺之間讓我的價值觀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現在我才知道,這個國民生產名義人均國內生產毛額(nominal GDP per capita)只有不到3000美金(相當於台灣的1/8,香港的1/15)的國家,給了我一份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大禮:
它讓我真正體會什麼叫做「見苦知福,見貧知足」。
看到身邊一個個沒有銀行戶口的「日光族」和「月光族」的微笑面孔,我的「不習慣」顯得那麼無足輕重、那麼嬌生慣養!!

我曾經想過,如果沒有來黎牙實比,我的生活會怎樣?

我想我會繼續住在那個依山眺海的單位,繼續當中環女郎,繼續過著無憂無慮的都市生活,跟之前的那個10年一樣。我應該還是會很開心,但我的生命裡會少一塊重要的拼圖,一份卸除都市人的傲慢之後,重新學習的謙卑與體諒。


以下是一些關於文化衝擊的文章回顧:

想知道我住的地方,可以看 《關於黎牙實比的12個重點提示

想知道這裏的生活節奏,可以看 《巴哈、帕格尼尼與生活的步調

想知道我怎麼過鄉下的一天,可以看《慢活人生的閒人指南

想知道菲律賓4月發生的大事,可以看《搶救白米大作戰

想知道菲律賓與香港移民政策的差別,可以看《「良藥」與「毒藥」的觀點問題

被三姑六婆閒言閒語的時候,可以看《「八卦」的功能與「被八卦」的應對之道

如果你還在上班,上有老闆、下有部屬,可以看《「前浪」與「後浪」的禮儀之道

祝大家「五一勞動節快樂」!


相關文章:「你的週末都怎麼過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