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的方式--《When Breath Becomes Air》讀後感】



年華正盛、肆意職場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身患症,那是什麼樣的心情?

 36歲的保羅(Paul Kalanithi)即將完成腦神經外科住院醫生訓練的最後一年,結業後正可以大展拳腳;他和當內科醫生的太太露西正計畫生兒育女,兩人是不折不扣的人生勝利組,有個美好的未來。當他看見自己的電腦斷層掃描報告時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肺癌第四期。

突然間,他從一個醫生變成了一個病人。他與太太決定在開始療程之前以人工受孕方式執行他們的生育計畫,而露西也順利懷孕了。

保羅的抗癌藥物治療效果非常好。過不到幾個月他已經可以回到手術室工作、工作時間也不斷增加,他靠著止痛藥撐過每一天,也順利完成了最後一年的住院醫生訓練。

就在畢業典禮前不久,他的腫瘤復發了;他不得不辭去工作。畢業典禮當天,他因為化療反應不得不再度進入醫院,錯失了自己的畢業典禮。

第二次的治療失效之後,他進入第三線的癌症治療。在這同時他的女兒也順利出世了。

此時他的腫瘤已經從肺部擴散到腦部,在他的女兒8個月大的時候,他因為呼吸衰竭而去世,地點就在他曾經工作多年的醫院,病房的距離幾個月前女兒出世的房間不到200碼。

年輕時的保羅曾經想過,如果有40年的職涯,他會希望在前20年當一個優秀的腦神經外科醫生,而後20年則當個作家。

這本書《When Breathe Becomes Air》正是保羅的遺作。他在書裡提到了他的成長歷程、如何從一個醫學院學生變成資深住院醫師、從醫生變成病人身分轉換的心情、當然也有面對死亡陰影的抗拒。

最後一章是保羅的太太露西執筆的,因為保羅在過世前幾天已經無法寫作。我認為露西執筆的那一章是本書最有力、最畫龍點睛的部分。

露西描述娓娓道來保羅過世前的最後幾天,筆調感傷但沒有哭天搶地的悲情。保羅希望能有意義地活著,要求不要進行病危急救。家屬在病房內看他的氣息越來越弱,淚眼陪他過了最後幾個小時。





在這個忌諱談「死亡」的社會,這本書提供了不同看待死亡的觀點:

作為一個外科醫師,保羅有成功的手術案例、也有搶救不及以致「無力回天」的挫折感。這讓他深刻體會到,醫生面對的不僅僅是攸關病人生死的醫療方案,也包括病人家屬的心情。當然,在手術台上搶救自己的同班同學,則又是另一種沈重。

與一般癌症病人五階段心理歷程——否定期、憤怒期、討價還價、憂鬱期、接受期——不同的是,保羅的心情由一開始平靜接受事實、藥物治療初期生效讓他覺得希望無窮;之後卻狀況急轉直下,第二線、第三線藥物也失效的失望、憤怒。心路歷程與一般癌症患者恰恰想法,滋味自是不同。

最特別的是,他們選擇在保羅患病期間以人工受精方式生下了他們的女兒——這是他們一直想做的事——於是保羅與露西有機會體驗初為父母的的感受,而保羅的生命也得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保羅和露西的經歷令人唏噓,但他們面對病痛展現的堅毅和勇氣讓人佩服不已。

露西在懷孕過程當中需要照顧罹癌的丈夫,生產之後在照顧新生兒之際同時也必須面對丈夫身體每況愈下的現實。箇中滋味應該不是一般人能體會。

成長的喜悅與死亡的陰影縱錯交織,那是怎麼樣的心情?

在黑暗中仍然可以專心注視亮光,那是何等強大的靈魂?

這也是一本關於「告別」的書。

保羅在生的最後幾個月,他的父母親和兄弟搬到他的住家附近,與露西一起照料保羅。這段期間,保羅在病痛中完成了這本回憶錄的大部分章節,回想自己如何從主修文學改行學醫的心路歷程,也談到了自己第一次面對病人死亡的震撼,到「死亡」成為工作的一部分,一直到面對自己生命的終結,等於是一種與自己告別的旅程。

但保羅並沒有完成這本書。這本書的最後一個章節是露西執筆的。她描述他們度過的最後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醫院的最後一天,娓娓道來家屬沈默共度的最後幾個小時,讓讀者一起與他們重新經歷了告別的過程。

保羅過世之後,露西一邊繼續她在史丹佛醫學院的教學工作、一邊照料9個月大的女兒,同時和出版社編輯繼續合作完成保羅的出書計畫。她在保羅曾經寫作的書桌前完成了這本書的最後一章、校對文字,代替保羅出席出版社的宣傳活動——她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思念她的丈夫,讓他的生命透過文字而延續。

於是,告別死亡之後,生命以另一種型態呈現,而告別也是另一種相聚的開始。

弘一大師李叔同臨終前所說「悲欣交集」,正是如此。

相關文章:【心靈成長 系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