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散記(10)—在瘟疫中旅行】




原以為自己會在黎牙實比待到疫情結束為止,但因為非得到馬尼拉的醫院跑一趟,只好勉為其難地準備出門。還好國內線班機已經復航了,不然開車到馬尼拉就是另一件折騰的事。(註:大馬尼拉地區於8/4日再度升級為MECQ,Modified Enhanced Community Quarantine,現在國內線班機又停航了)

疫情期間政府對於人員流動加上了新的規定。跨省、跨區的要求都不同。要離開隸屬第五區的黎牙實比、跨區到大馬尼拉區,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向里民辦公室(Barangay Office) 申請「居住證明」,並註明旅行的原因。然後拿「居住證明」向市衛生局申請「健康證明」。最後,再帶上述兩樣證明文件到本區的警察總署申請{旅行證(Travel Pass)」。跑完整個流程前後大概需要一個星期時間。

拿到了「旅行證」才能向航空公司訂來回機票,並且必須在「旅行証」規定的時間內回到黎牙實比。

也不過是半年前,旅行完全是一件「私領域」的事,時間地點由自己決定,幾乎不可能有政府插手的餘地。對比現在的狀況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在飛機上當然是戴緊口罩、手套,而且盡可能減少與任何人的近距離接觸。這樣的裝備和戒慎恐懼,足以把原本旅遊帶來的興奮感抵銷地一乾二淨。

短短一個小時的航程,我理解到新冠肺炎讓自己不情願地接受了「宅生活」的現實;認清多年來認為理所當然的許多事,都只是個泡沫而已,脆弱不堪。

經過走道的空姐穿的是防護服,驟眼看來還以為自己是在醫院。




進到旅館,服務人員忙著消毒行李,透明壓克力版後的櫃檯人員如臨大敵,走廊上碰到的工作人員見到客人自動彈開一公尺。「社交距離」是必須的,「賓至如歸」的親切感也就無法強求了。往後的日子會是什麼樣子?

此情可待成追憶

往後的日子會是什麼樣子?

食衣住行育樂的許多活動都與「群聚」有關,都已經成了潛在的威脅,曾經理所當然的,已經「此情可待成追憶」。

  • 友人來訪,第一件事不是擁抱問好,而是遞上消毒酒精,讓他們清潔雙手。
  • 想去出門購物血拼,怎麼試穿架上的衣服和鞋子呢 — — 誰可以保證之前沒有「無症狀患者」碰觸過哪些衣物?
  • 想逛書店,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拿去架上的書籍和文具。就算書店已經消毒過了那些書籍和文具,也不能確定自己會不會在無意識的狀況下碰觸其他沒被消毒過的地方….然後無意間扶了自己的眼鏡….然後摸了自己的臉。更何況不見得每家書店都會進行全面消毒。
  • 去教堂望彌撒,戴口罩也不是、不戴也不是。領聖餐的時候怎麼維持一公尺的社交距離呢?
  • 就算餐廳開放了,隔著一塊玻璃版,怎麼享受那種大夥人觥籌交錯的樂趣?
  • 在電影院裡保持社交距離,怎麼享受共吃爆米花、小聲議論劇情的快感?

就算戴了口罩,盡量保持社交距離,即使自己沒有生病,也無法確定自己會不會已經成為「無症狀帶原者」,不小心把病毒傳給抵抗力較差的家人。

即使未來邊境解封,可以恢復跨國旅行,但出入境所需要的時間會比以前更長,出境的時候得先去拿到核酸病毒測試的證明、入境再檢疫一次,然後再隔離個10天半個月才能開始旅遊行程。

而所有旅行時讓人興奮的事:看風景、吃當地美食、買紀念品、跟當地人聊天、陽光海灘,都將因為病毒而蒙上陰影。旅館的健身房和游泳池應該不會開放,就算開了可能也沒人敢用。

坐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喝咖啡、在威尼斯散步是件賞心悅目的事,全程戴著口罩和手套就大煞風景了。

這麼多煞風景的事,旅遊大概就只能成為「臥遊」了。


2019是最美好的一年


去年中國《豆瓣》 平台有個話題人物:一位號稱來自2060年中國的未來人KFK(卡夫卡)在回答網友提問時,對於2019年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描述:

「2019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也是我出生的前一年,我來這裡看一下,並且我想對2019年的人給予一些善意的提醒。」

「因為今年地球上有很多事情在發生,回頭看,這是人類轉折的一年。在2049年,會出現一部《2019》網絡劇在全球熱播。」

「未來的社會會更加焦慮。因為災荒、地震、戰爭非常頻繁。不少人懷念2000—2030年之間的美好時光。」

「希望2019年的人能記得,上半年是你們最美好的一年,下半年進入的動盪,回事(會是)人類未來的常態。」

KFK是否真的來自未來我們無從得知,但對比2020年和2019年,我想每個人都會同意,2019年絕對是個比較好的年份。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正在享受加州風情,在聖塔芭芭海灘曬太陽、跟B'Lou 一家子在酒莊外的草地野餐。現在加州已經有超過50萬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讓人避之惟恐不及,而B‘lou 也已經不在了。

只是當時已惘然….

相關文章:【菲律賓見聞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