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Chris Liverani on Unsplash |
中美貿易談判已經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正當大家都認為西線無戰事的時候,前兩天美國總統川普的推特帳戶卻傳來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突然間兩國劍拔弩張,貿易談判破局機會大增,全球股市也應聲下跌。
換是幾年前工作時的我,大概會緊張兮兮,不斷查看自己的投資組合(以及退休金)的表現。現在我的投資組合純粹以收息為主,那些股票平時不動如山、跌市也不動如山,沒有受到這次環球股市調整的影響,也就讓我有了隔岸觀火的機會。
說是隔岸觀火,除了新聞媒體之外,當然少不了視察我最常逛的《香港討論區》,特別是「金融財經投資區」和「地產討論區」這兩大板塊。這兩個板塊對於這幾天金融市場的變化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說法:
- 貿易談判成功的話會股市、樓市皆升;貿易談判失敗政府會提出「量化寬鬆(QE)」救市,結果也是股市、樓市皆升;
- 香港股市50000點、樓市50000港元一呎不是夢;
- 樓價可能因為貿易戰下跌1成,未來三個月是最後買樓黃金機會,之後樓價將不斷上升,中原樓價指數(CCL)將升至280 (註:2019年5月3日的CCL為183.92);
- 現在千萬不要止蝕,星期五貿易談判一定會成功。
說這些話的網友,還不忘引用股神巴菲特的名言: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話雖如此,看在我這個老派人眼裡,這些說法倒真是胸口掛個勇字。看得出來,這些人手邊有一些閒錢,不想把錢放在銀行收低息,於是轉求短炒回報率高的期貨與牛熊證,這也印證了「富貴險中求」的說法。
姑妄聽之:
昨天(5月7日)有位美國基金經理人言之鑿鑿地說,現在美國股市的P/E值已經超過1929年黑色星期五與2008年金融風暴前夕的高點,市場大幅調整在所難免。
Photo by Christopher Jolly on Unsplash |
年輕的時候我不僅把自己的時間排得滿滿地,手上一有閒錢就拿去投資,深怕把錢放在銀行戶頭裡少了「賺錢」的機會。多年來我的投資組合表現不過不失,不過每次金融市場一有風吹草動,自己的心裏就七上八下,一邊心驚膽顫、一邊調整投資組合,總是弄得自己元氣大傷。
現在想起來,那些為了投資組合心驚膽顫的日子,其實不是因為「恐懼」市場變化,而是「貪婪」。
我清楚記得自己幾次在第一次市場大跌時賣出持股——那時不僅全身而退而且小有收穫——但自己往往在市場稍微喘定、氣氛略微好轉時,因為不希望錯失可能向上的升幅而再度進場;而那些因為「想要賺錢」的第二次進場,通常都在市場反覆下調時慘遭套牢,自己只好不情不願地成了「長期投資者」,運氣好的時候過了幾年之後才解套。
也就是說「恐懼」的確帶我跳離了火坑,但「貪婪」卻讓我陷入了虎口。
這個狀況身在其中的時候不自覺,多年以後的現在才看到自己的錯誤。
讓錢休息一下沒有什麼不好
這兩年來我不再像以前一樣努力追求「閒錢」的投資回報,我開始理解其實讓錢休息一下(或者套用投資客的說法 “Cash Is King“)也未嘗不好。是的,錢擺在銀行是少了投資回報,但等到塵埃落定之後再作部署,總好過在市況未明時栽進五里霧中,這期間手續費和投資組合的損失可能遠大於預期但投資收入。
而且我也不再追求那些所謂高回報的投資標的了:那些大起大落的投資標的就像迪士尼樂園的「太空山」雲霄飛車一樣,已經不是我這個年紀可以玩的遊戲了;現在的我只能玩「小熊維尼歷險之旅」的慢速列車,觀賞童話世界了。
果然,風險承擔度是會隨年齡下降的。
對我來說,巴菲特的名言得改一下才適用: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觀望。
祝大家在貿易戰中,全身而退!!
相關文章:【職場生涯的二三事 系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