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跟過的老闆(13) - 殞落的巨星】

Photo from https://www.hbo.com/movies/too-big-to-fail

最近環球金融市場一片風聲鶴唳,很多人都說這就像是2008年金融風暴的翻版。

提起2008年的金融風暴,就不能不提HBO頻道 2011年發行的電影《Too Big To Fail》。電影裡有不少老牌演員例如William Hurt、Paul Giamatti、James Wood等等飾演當年美國財政部的要角,以及華爾街的銀行家。

其中有美國財政部長Henry Paulson要求9家銀行接受政府資助的一幕。鏡頭掃過了這9家銀行的執行長,清一色高頭大馬的「老、白、男」,包括我之前工作的那家百年老店的CEO — 暴君尼祿 (利益申報:不是Bill Pullman 演的Jamie Dimon)。

雖然只是一幕戲,而且他的特寫只有幾秒鐘,但他是我跟過唯一一個曾經「被『好萊塢』演過」的老闆。

電影裡的那個尼祿「驚鴻一瞥」的鏡頭,看起來一點殺傷力也沒有;跟真正的他有天壤之別。

可是也不能說製片選角不對,尼祿不說話的時候,也有點像電影裡那個戴粗黑框眼鏡、穿大一號西裝的書呆子。

但他一開口,你就知道,他是君臨天下的CEO,半點擔待不得。



好萊塢巨星


第一次跟尼祿親身接觸是在東京辦公室。

他是搭公司的飛機來的,我記得那是架不大的飛機,需要在阿拉斯加中途加油。而機場對飛機的起降有特別的管制時間,他到達和離開的時間都不是一般正常接送機的時段。

搭私人飛機光燃料費就是天文數字,就更別提額外的開銷:機師、空姐、停機坪租用費用等等。

那是我這個「劉姥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接待搭私人客機的大老闆。這種排場立即就把我對尼祿的「敬意」提升到了好萊塢巨星的等級。


Photo by Avel Chuklanov on Unsplash

而他的要求也跟傳聞中好萊塢的大牌演員極為類似。

他還沒出發前,負責打點他旅遊事宜的紐約同事就傳來了一份長長的清單 : 列明所有他不能吃(例如花生)、或不愛吃(例如松子)的東西,旅館的要求(非凡視野、床要至少6呎寬、不軟不硬的鵝絨枕頭、百分百純棉的寢具等等)。同事已經跟旅館打過招呼,叫我到了東京再檢查一次。

生活起居的要求多多,其他就不用說了。負責尼祿對外發言、傑克領軍的傳訊部更是小心翼翼,不斷修改、再修改每一個活動的談話重點,單是追蹤電郵往返的文件版本 (那個時候Sharepoint 和Google drive 還不流行)已經令人眼花撩亂。

我第一次「面聖」的那天,尼祿的心情不大好,跟我們說話的時候總是不耐煩、回答總是很簡短、眼睛總是不看人,而且很明顯心不在焉。

我們為他在東京辦了一個客戶晚宴,幾個當地銀行的CEO就是他主桌的客人。

我不確定尼祿對晚餐的安排是否滿意,但我知道跟他同桌的客人都氣壞了。

首先尼祿要求一份為他量身定制的晚餐,所以他吃的(從前菜到主菜到甜點)跟同桌的客人都不一樣。我們當然知道這樣的安排會讓客戶覺得不被尊重,但尼祿的助理強烈要求我們也只能照辦。

他那天晚上比白天更心不在焉,跟客人說話的時候眼睛總是飄來飄去。往往前一個客人的話還沒講完,他眼睛就飄走了;不然就是轉頭跟經過他座位的同事說話。這些主桌的日本客人在他們自己公司可都是呼風喚雨的大佬,被尼祿這樣對待當然很不高興。

有好幾個還跟東京辦公室的負責人佐治桑放話說,這輩子再也不會跟尼祿同桌吃飯。

我一直很納悶,照說當一個公司的高階主管,照理說他的交際手腕應該很好,再怎麼樣演個幾小時戲總撐得過去,但不知道為什麼他連這幾個小時都不肯委屈。




財務總監出身的尼祿,財務技巧了得,因為成功完成兩個金融機構的購併活動,而坐上CEO的大位。紐約同事說他就這個性格,不耐煩、脾氣暴躁、頤指氣使,但誰也奈何不了他。

他擔任執行長之後,下面走了好幾個一線主管(也是未來的CEO繼任人選);而且傳言,有好幾個主管受不了他已經在找工作了。

尼祿從東京回紐約之後沒幾個月,我們就再也見不到他了:他是被董事會以「經營理念不合」(實則是管理技巧欠佳、造成主要幹部離職)這樣的理由被解雇的。

這又是另一個讓我大開眼界的事件。我從沒想過,這種類似好萊塢的劇情—董事會解僱CEO—在真實世界是會發生的。

他離開公司之後,再也沒回到金融業。

連帶的受害者包括公司的飛機師和空姐,因為董事會把飛機給賣了。從此所有人都只能搭航空公司的航班。

【時間倒轉前兩年,也是就是我加入那家百年老店的那一年冬天,我們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尼祿要被挖角到另一家銀行的新聞,第二天他立刻跟員工澄清,他沒有要加入那家公司。但是那個傳言始終沒有中止,過了一個多月同一個消息又炒得沸沸揚揚,後來我們每個員工都收到了他傳來的電郵,信誓旦旦保證,他熱愛我們和他的工作,他絕對不會離開。

後來我們才知道,無風不起浪。事實上,兩次傳言都是真的,甚至第二次傳言那時,董事會連尼祿離職的新聞稿都已經準備好了;但因尼祿與新公司的談判在最後一分鐘破局,他只好改演「鳳還巢」的新劇本。而董事會也不計前嫌地接納了他。但嫌隙也在那時開始了】


Photo from https://deborahking.com/catch-a-falling-star/

崛起和殞落都是傳奇

尼祿是我見過最有「名星」架勢的老闆:

住在紐約一座超過6000平方英呎的豪宅裡面、領幾千萬美金的年薪、出差搭乘公司的飛機、有特別的生活起居和飲食要求、對我們這些「凡人」不屑一顧。而且,他被電影演過。

他的崛起和殞落都是傳奇:他曾經有極為亮眼的履歷,曾經是華爾街風頭最健的銀行大佬之一,還去過白宮和歐巴馬討論金融局勢。

也許因為志得意滿,他變得驕傲自負,短短幾年的時間,「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當初支持他當CEO的董事會成為拉他下台的人。

我猜想尼祿大概沒聽過「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這句廣東話。如果有的話,也許他會耐煩一點,nice 一點!

相關文章:【那些年我跟過的老闆 系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