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Inferno (地獄) 》的非典型書評】

by Andy Watkins on Unsplash

這幾天看完了Dan Brown 的小說《Inferno》還有電影,腦袋裏有很多想法,但提不起興致寫正式的書評。據說人的腦子裡平均每天有67000個意念,於是我打算試著紀錄這些荒腔走板的念頭,看看自己可以「有創意」到什麼地步。

如是,產生了這篇非典型書評:沒有深入的體悟,但有許多「天外飛來一筆」的異想。

如果你想看關於但丁《神曲》的關聯、或者是與Dan Brown前幾本暢銷書《The Da Vinci Code》《Angels & Demons》的比較,請止步。

如果你想知道跳躍式聯想有多荒謬,請繼續看下去。
中文電影有三個譯名:《地獄》(台灣)、《地獄解碼》(香港)、《但丁密碼》(中國大陸)。可見翻譯真是個藝術,沒有準則;只要讀者接受就可以。


【Dan Brown 《Inferno》小說第145頁,世界人口大爆炸圖。】

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過快,即將造成人類滅絕的危機。所以生化學家變身恐怖份子,打算製造「黑死病」這樣的病毒來解決人口問題嗎?那個關鍵人物是WHO (世界衛生組織)總監,小說裡是個有一頭銀色長髮的大美女、電影版是個棕髮的氣質美女。

WHO 總監?我想到港產的陳馮富珍,那個短頭髮一板一眼的真正世衛負責人。我可是陳馮富珍在沙士期間每日記者會的忠實觀眾。不過她演電影我應該不會看。


【《Inferno》小說第414頁,主角Robert Langdon,一個哈佛大學的藝術史教授,在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

咦,上次去威尼斯路邊喝咖啡的那家店是面對聖馬可廣場嗎?我好像叫了Pizza,可是那個Pizza 好像沒有米蘭shopping mall 的那家餐廳好吃。為什麼義大利人作的Pizza特別好吃?TLC頻道裡面那個義大利小胖子Cake Boss 後來衍生出來一個廚藝節目,找了親戚一起來煮義大利菜,好像挺好吃的。他說,做義大利菜的訣竅就是放「橄欖油」和「起司」的時候絕對不能小氣。小胖子叫什麼名字?對了,Buddy Valastro!啊!他老婆可真是個美人胚子。



【《Inferno》小說第474頁,女主角Sienna Brooks,一個患憂鬱症的神童在馬尼拉參加扶貧活動,發現她無法拯救所有人。】

金髮碧眼的小女生見到馬尼拉的貧民窟被嚇壞了?跟我第一次去馬尼拉的印象差不多,那是1999年吧?從機場出來經過貧民窟,黑黑瘦瘦打赤腳的小孩在街上嬉鬧;市中心美輪美奐的購物中心和五星級飯店跟一般亞洲城市沒兩樣。多大的差異!小說裡的馬尼拉貧民窟和現在可能差不了多少。

住在都市的窮人比較快樂?還是住在黎牙實比的窮人比較快樂?

黎牙實比是個20萬人的小鎮,不過已經有5個購物中心。最新的購物中心SM City 下個星期(9月14日)就要開張,網上說那個supermall 的樓面積是8萬7千平方公尺。8萬7千平方公尺到底有多大?相等於94萬平方英尺?不知道走一圈要多久?


【小說《Inferno》第525頁。Robert Langdon到了伊斯坦堡的博物館,碰到了一個粉絲導覽員】

這本書裡有好幾個博物館館長,好像碰到主角都沒什麼好下場。第一個在追逐途中心臟病發去世了,臨死留言給Robert Langdon 交代一個館藏的下落。館長沒有家人嗎?我要是他老婆知道他臨終留言給一個不相干的男人,一定會很生氣。

第二個館長挺著大肚子接待Robert Langdon 結果發現她的館藏被他偷了,她被Robert Langdon反鎖在辦公桌室,被解救出來的時候,她的博物館發生了命案,一個女屍從天而降撞破了天花板價值連城的百年壁畫,血流如注地躺在地板上。天啊,就要臨盆的孕婦看到這種場景該不會早產吧。如果我是她,應該會有創傷後遺症,在命案現場上班?這也太嗆了!

跟Robert Langdon打交道的博物館長們,多多少少都有生命危險。保險公司會增加他們的保費嗎?


【《Inferno》小說第541頁。Robert Langdon到了伊斯坦堡的地下蓄水池。當天的音樂會演奏的是Liszt的 《Dante 交響曲》。】

原來Liszt不是只有鋼琴作品,上網找這個《Dante 交響曲》來聽一下—莊嚴肅穆,跟他的那些炫技的鋼琴作品都不同。




是錯覺嗎?表現手法跟Mahler的交響曲有些神似。Youtube上還有Liszt的 《Faust 交響曲》,繼續聽下去….音樂有很濃的宗教色彩。

李斯特是天主教徒嗎?,果然沒錯!《浪漫中的宗教情懷 — — 音樂家李斯特的故事》有了答案:

在李斯特六百八十六部完成的作品中,包含了六十五個編號的宗教音樂作品,其中包括清唱劇、彌撒曲、安魂曲、神劇、詩篇、聖母頌、感恩曲,以及古老或新穎的其他宗教樂曲等。




Photo from IMDB.com

【Dan Brown 的小說《Inferno》第621頁,完結篇。謎底揭曉了,教授準備回家了

《Inferno》故事是說一個生化學家製造了聲稱可以解決人類人口問題的病毒,他留下了一系列以但丁《神曲》為主題的謎題,讓WHO總監來找尋病毒的所在地。於是Robert Langdon這個藝術史教授出馬,從佛羅倫斯、威尼斯、到伊斯坦堡終於找到了病毒的所在。生化學家以黑死病造成人口大幅降低,之後帶來文藝復興為例,強調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也讓人以為他打算散播的是會致死的病毒。

OMG…電影和小說的劇情完全不一樣!就像在街上見到一個長髮美女的苗條身影,轉過頭來才發現她其實是個滿臉皺紋的中年大嬸。

怪不得電影票房失利,IMDB上「劣評如潮」。

電影版演的是病毒最後及早被發現,沒有造成任何傷亡人類也得救了。這個很合乎好萊塢的調調,英雄在千鈞一髮拯救了全世界;壞人也都惡有惡報地死了。

小說版的結局説病毒一早就被散播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被傳染了。這種病毒會使得1/3的人口不孕,而解決了人口過剩的問題。英雄並沒有拯救全世界,但原來反對以人為方法控制人口問題的WHO,最後也不得不同意這個病毒其實幫了人類一個大忙。

如果沒看小說的話,我會覺得Dan Brown的故事寫得很糟。看了小說才知道,原來是電影編劇沒有忠於原著。

不過小說裏的Robert Langdon推理的時候有點像是在大學上課,引經據典。要是電影版真的要忠於原著的話,恐怕觀眾不要半小時就睡著了吧!?

小說裏的場景轉換、解釋謎語的來龍去脈、追逐逃脫、人物心情轉換、還有「計中計」的鋪排都很有條理。

說電影是「掛羊頭賣狗肉」一點也不過分 — 導演Ron Howard 把這部片子變成了動作片,很多關於博物館和館藏的緣起、特別是但丁《神曲》對人生的觀點、主角間對於人類基因改造的辯論,在電影裡都消失了。

其實如果改編成幾集的電視劇,有充足的時間抽絲剝繭應該會很好看。特別是那幾個佛羅倫斯、威尼斯和伊斯坦堡的博物館和教堂,建築宏偉,會是視覺一大享受。可惜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