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Porapak Apichodilok from Pexels |
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說「職場不如意事 十之八九」也不為過。
有時這些「不如意事」是比較出來的結果:跟小學同學比升官升得慢、跟中學同學比加薪加得少、跟大學同學比公司名氣不如人。這種「化整為零」的比較法,很容易讓自己覺得樣樣不如人而陷入低潮。
有時這些不如意是來自於自己預先設定的目標:例如 30歲要當小主管、35歲要成為部門負責人、40歲要當總監等等。或者月薪在某一個年紀「應該」到達6位數,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就沮喪不已。
有目標當然是件好事,但這些所謂「功成名就」的目標從何而來呢?
來自網路上「27歲被欽點當CEO」、「28歲年薪千萬」的傳奇?還是長輩們「你這個年紀應該月入xxx」的評語?還是以前讀書成績不甚了了、現在開著名牌跑車的鄰居?
跟人比是永無止境也不切實際的。比較的時候,心裏總是有一把量尺,這把尺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假設:
- 學歷越高應該成就越高。
- 年紀類似、就讀科系一樣應該成就相當。
- 讀書的時候功課好應該成就比較高。
- 喝過洋墨水的成就應該比較高。
認為大學畢業生應該比專科畢業的有錢的,應該想想台灣首富郭台銘 - 他是「中國海專畢業」,他手下不知道有多少博士、碩士、大學畢業生。
認為一定要在40歲之前成功創業的,可能不知道KFC 的創辦人Harland David Sander 62歲才創辦肯德基炸雞。
認為讀書成績好的、出社會以後也一定得贏過別人,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假設。有誰說贏家一定可以一路領先到終點的?跑過馬拉松的都知道,贏在起跑點的不一定贏在終點。
而最追根究底的的問題是,為什麼一定要比呢?拿社會標準的「量尺」來跟別人比較,就等於是強迫自己跟姚明比賽灌籃一樣 (當然,如果你是姚明,也許你會很喜歡跟人比賽灌籃。)
事實上,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職涯進度,是不需要比較的。前陣子網路上流行過一個短片《你在自己的時區》,講的就是這樣的概念。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一個好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卻在50歲去世。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然後活到90歲。
and lived to 90 years.
有人依舊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同時也有人結婚。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歐巴馬55歲就退休,
Obama retires at 55,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but Trump starts at 70.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時區。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所以,放輕鬆。
So, RELAX.
你沒有落後。
You’re not LATE.
你沒有領先。
You’re not EARLY.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時區裡,你總是準時的。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
在自己的時區、自己的節奏中,怡然前進,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相關文章:【職場生涯的二三事 系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