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Out》的情緒小劇場 】

Photo by Steve Johnson from Pexel


最近重看了《Inside Out(台灣譯為「腦筋急轉彎」》的動畫片,居然幾度熱淚盈眶。

第一次看這部2016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的時候,我只看到了故事的表面:

人的五種情緒:快樂、憤怒、恐懼、噁心和悲傷是一個11歲小女孩腦子裡的5個主角,這5個主角在大腦總部指揮著她的日常反應。

故事的主線是「快樂」與「悲傷」兩個情緒在大腦裡的冒險歷程。所有的經驗則形成一顆一顆記憶光球,儲存在腦海深處,特別重要的還會催生一座座性格之島,也是小女孩的人格特質。

小女孩的童年記憶是以「快樂」為主調的,反映在她是個性格開朗的小女孩。5種情緒涇渭分明,而「悲傷」是一個不受重視的情緒。經歷「離家出走」事件之後,「悲傷」才真正顯現了它的療癒效果;小女孩於是有了「悲傷」與「快樂」交織的新情緒,準備迎接青春期。







因為自己也剛搬家,重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對於劇中小女孩因為不適應環境改變,而情緒五味雜陳的狀況特別有感。

從都市搬到鄉村為我帶來了極大的情緒起伏,是我之前沒有想像過的。


改變預期 改變心情


當都市人的時候,我有很多活動:上下班、看電影、跟朋友聚餐,去健身房等等,我過著以「外在世界」為中心的生活。

那是一種不自覺的「自動駕駛」模式,一種由「習慣」主導的生活作息。

我的情緒變化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某些事件與我的預期不同而引起的,而我的那些「預期」也都是多年習以為常的設定。

例如,因為我預期「惠康超市」應該、總是把我在網上訂購的每件東西,絲毫不差地準時送到家裏。以至於有一次「惠康」送錯貨,我得另外約時間請他們來換貨,讓我很不高興。

(可是那時我從來沒有想過,光顧「惠康」十多年以來,他們也只出過一次差錯。我其實應該為之前他們的優異表現,而把他們一次的小失誤當成正常的「失誤率」。)

我之前絕大時候的情緒反應,都是基於「事情可能按計劃達成」這樣的預期假設而來的。

當結果不如預期假設的時候,往往會讓我大失所望。那時我的情緒組合裡有很多的「憤怒」和「沮喪」。



剛搬到這個火山底下的小鎮時,我帶著都市人
「事情可能按計劃達成」的預期假設而來。

結果幾乎每一天都以沮喪開始、沮喪結束。因為每件事都跟我預期的不一樣。

經歷大大小小無法人為控制的颱風、水災、地震、火山、停電洗禮之後,我才學會我應該以「事情都可能無法按計劃達成」這樣的假設來看待身邊發生的事。


所以當泥水師傅3次都爽約、在2個星期之後才出現在我家門口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反而是「太好了!你終於來了」。

因為這個結果比預期的「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好太多了。我的情緒組合裡反而多了「快樂」和「感激」。

慢慢適應之後,我的「情緒組合」也開始有了轉變。從這個角度來說,雖然生活不如以前那般便利,但我的「快樂」卻變多了。

改變對生活的「預期假設」,就可以改變對事情的看法。所謂「境隨心轉」就是這個意思。




Photo from https://www.imdb.com/title/tt2096673/mediaviewer/rm336131072

如果我的腦袋裡也有個《Inside Out》的小劇場,我猜想那應該是個三幕劇:

第一幕:西裝革履的5個主角,有時「憤怒」在主控台大吼大叫、有時「快樂」會哼上幾首小調。

第二幕:「憤怒」在主控台獨撐大局,他比以前更生氣,可是明顯已經無法控制全局。「恐懼」、「噁心」、「悲傷」手忙腳亂地想要幫忙,可是力不從心。「快樂」覺得很困惑,不知道如何是好。

第三幕:「快樂」站在主控台的中央位子,與「憤怒」、「恐懼」、「噁心」、「悲傷」合唱《快樂頌》。他們穿著顏色相稱的短褲和休閒衫,再也不手忙腳亂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