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禮服和紅包】

photo  from pexels.com

喝喜酒是個禮尚往來的過程。

在台灣喝喜酒到了餐廳第一件事就是繳紅包,男方、女方各有專司的會計人員。繳了紅包之後,臨時會計就會把錢從紅包裡面拿出來,當場點算之後,交給第二個人,然後把禮金多寡連名帶姓記錄在禮金簿上,例如「王大明,兩千元整」。幫人代轉紅包的,還可以在櫃檯領到相當於收據的紅色「謝卡」,上面寫著「茲收到王大明先生 2000圓整」。

賓客陸續入座之後,婚禮會計就得把現金總額與禮金簿的數字重新核對一次。一切無誤之後,喜宴結束之後,就可以拿這筆現金直接與飯店結清喜宴費用,最後剩餘的錢就是喜宴的「淨利」。

通常喜宴要有高收益一定要仰仗主婚人的人脈,主婚人有錢有勢的朋友越多,收到的紅包也越厚重。

當然,紅包越大包,在「收銀台」的氣場也越強,特別是一大把現金掏出來,白花花的鈔票放在檯上、比人家多一個零的數字寫在「禮金簿」上的時候,聚集了所有在場人士敬佩的眼光。



香港喜宴跟台灣一樣,也是在宴會門口擺收銀台。不過那個收銀台只負責收紅包,不點錢、也沒有記載金額大小的禮金簿。想當然爾,新娘/新郎自己得掏錢出來付喜宴的錢,洞房之夜的主要活動就是拆紅包、算錢。

喜宴開場前早到的人可以先到會場打幾圈麻將消遣一番。




菲律賓的喜宴門口沒有收銀台。有些新人選擇不收禮金,喝喜酒可以兩手空空進場(不過大多數人會不好意思,會送禮物、或私下送禮金)。

選擇收禮金的新人,會在開席前,在會場跳一支「禮金舞」。讓賓客把紅包別在新娘或新郎的身上。新娘的親戚朋友要把紅包別在新郎身上,新郎應收的紅包則別在新娘的禮服上。

這就是別滿紅包的禮服。也是一種「看得到」的幸福!

photo from https://newlifeinalbay.blogspot.com/


相關文章:「生日趴」的田野觀察從婚禮談起:「新家庭」與「原生家庭」孰輕孰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