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犢」的無懼vs.我的蜘蛛恐懼症】


pixabay.com

最近我家多了一個常客 - 8個月大的John Marlo (我的Godson)。於是,我最常做的事除了煮字療飢和看貓曬太陽之外,又多了一項,那就是觀察小孩探索世界。

John Marlo 最近愛上了爬行,特別喜歡爬到床邊、沙發邊緣,然後把手往下伸,經常一不小心就失去平衡往下掉。可是他也不怕,彷彿他有百分百的把握一定有人把他接住,完全沒有任何顧慮。

這個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對於他不熟悉的事物,不管是沾滿泥土的抹布、還是米奇老鼠布偶,都是一把抓到手裡把玩。玩弄兩下之後,接下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東西塞到嘴裡。

「初生之犢不畏虎」這句話就正好形容他對世界的態度。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恐懼」這個情緒。

跟John Marlo 恰恰相反,我除了懼高之外,還怕蛇、大蜘蛛、壁虎、蟑螂(特別是會飛的那種)。

我猜想,我在他這個年紀的時候,應該也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恐懼為何物。那「恐懼」是從何而來的?


pixabay.com

1920年,美國心理學家John B. Watson在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做了一個「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

實驗開始的時候,嬰兒對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髮和無頭髮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等是完全沒有恐懼反應的。

過了兩個月,小艾伯特11個月大的時候,他坐在床墊上看著小白鼠爬來爬去,沒有任何恐懼的反應。當他伸手去摸小白鼠的時候,心理學家在他身後用鐵槌敲打懸吊中的鐵棒,製造了極大的響聲,把小艾伯特嚇哭了。等到小艾伯特情緒平穩之後,把同一隻小白鼠放在他前面,在沒有任何背景聲音的狀況下,小艾伯特顯現了懼怕的行為,把身體向後轉,想要離開。

小艾伯特把聲響與小白鼠連結了起來,而對小白鼠心生恐懼。讓他恐懼的不只是小白鼠,他對毛茸茸的東西都恐懼了起來。擺在眼前的不管是兔子、還是毛皮大衣、甚至是戴著大白鬍子的聖誕老人,都讓他不安。

John B. Watson因此宣布,「恐懼」是後天學習而來的。(這個實驗的爭議性很高,有人指出錄影帶中的小艾伯特有癡呆和發育不全的症狀。而且實驗結束之後,John B. Watson並沒有解除小艾伯特「聲響-毛皮」的制約,扭曲了他的心理。後來有人想找小艾伯特做後續的追蹤觀察,可是小艾伯六歲的時候已經因為腦水腫去世了。)




我可能不是因為被聲響刺激而害怕大蜘蛛和壁虎的;可能是看電視、或電影被圖像制約的。或者是媽媽、或托兒所的老師告訴我的 - 畢竟心理學家說:


  • 嬰兒對陌生人覺得焦慮是會緊抱著父母親
  • 10~18個月的幼兒在父母其中一方離開身邊的時候,會感覺憂慮
  • 4-6歲的兒童對於非現實的事物例如怪獸、或鬼魂感覺焦慮
  • 7-12歲的兒童開始對於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物感覺焦慮或恐懼,例如身體受傷、或天然災害等等。而且隨著年齡漸長,他們覺得恐懼的事物會有所轉變。

但無論如何,我是對這些「小動物」有典型的恐慌症(phobia)症狀,而且我迫切需要儘快治好這個症狀 - 我現在住的是獨棟房屋,前院後院都有花草樹木,完全就是小動物的最佳棲息地。

心理學家提出了一些「自助」治療恐慌症的方法,我打算依樣畫葫蘆一番,希望幾個月之後可以見效。

1.正確認識恐慌症,了解這感覺只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它們雖然很不舒服,但卻是無害的,只是身體放出的錯誤訊息,過度反應而已,不要增加負向的想法,太過擔心。

2.思考一下到底經歷了什麼,實際你可能怕的是什麼? 事實上什麼都沒有發生?

3. 等它過去,不用對抗或逃避,接受它,當你停止災難想法,它自然會漸漸消失。

4.當它是讓我們改變的機會,學會跟它相處,對恐慌症就不再害怕。

5. 很多行為科學家都建議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刺激。
Catherine Pittman 和Elizabeth Karle 甚至說「一分痛苦、一分收穫,」他們提醒,「你必須暴露在自己害怕的情境之中,充分體驗焦慮,如此一來才有機會改變反應。」

最後一項「不斷刺激」的難度很高。要是不斷刺激,弄成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就麻煩了。

說不定等John Marlo 下次來的時候,我可以請他示範一下面對大蜘蛛和壁虎的正確態度。

資料來源:
https://www.news-medical.net/health/Causes-of-phobias.aspx
http://pansci.asia/archives/81259

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anxiety.html

留言